1.降雪量6毫米是什么概念

2.地理中“雪线”降低是什么意思?

3.降雪量是怎么计算的

降雪的气温条件是什么_降雪量与气温变化

降雪量的等级标准:小雪是指下雪时水平能见距离等于或大于1000米,地面积雪深度在3厘米以下,24小时降雪量在0.1毫米至2.4毫米之间。

以24小时降水量为划分标准,其中,降水量0.1~2.4毫米为小雪,1.3~3.7毫米为小到中雪,2.5~4.9毫米为中雪,3.8~7.4毫米为中到大雪,达到5.0~9.9毫米为大雪,7.5~14.9毫米为大到暴雪,降水量达到或超过10毫米为暴雪。

以12小时降水量为划分标准,其中,降水量0.1~0.9毫米为小雪,0.5~1.9毫米为小到中雪,1.0~2.9毫米为中雪,2.0~4.4毫米为中到大雪,达到3.0~5.9毫米为大雪,4.5~7.4毫米为大到暴雪,降水量达到或超过10毫米为暴雪。

变化趋势

气候变化,归根结底是气候系统水热平衡的改变,因此大尺度积雪波动必然是气候变化导致的结果,气候学家估计,全球雪冰贮量的减少应当是雪冰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实际上,这个变化过程和空间模式可能是曲折复杂的,因为气候是非线性系统,充满着错综复杂的祸合作用和反馈循环。

冰岩芯分析结果表明,末次冰期全盛时期(距今2万年)南极冰盖气温下降10℃,降雪量减少了一半,现阶段流域物质平衡观测和雷达测高结果指出,大陆冰盖中心区域雪积累率在增加。

虽然还有其它地区也发现随着温度升高降雪量增加,但是全球雪总量是在增加还是减少,目前监测结果还难以定论,从近20多年来NOAA卫星观测得出的全球积雪面积时间序列上,也未能发现出任何变化趋势。

降雪量6毫米是什么概念

降雪是降水的一种形式。当空气中的水分含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凝结成以微小尘埃为凝点的水滴。空气湿度越高,水滴凝结的速度越快,当重量达到一定程度时,水滴就会落下。空气中的水分来自地表水的蒸发,所以海洋空气流入,被山脉等阻挡。降雪等级不是根据地面积雪厚度划分的。根据气象部门的标准,由于落在地面上的雪花大小形状不同,积雪密度不同,积雪融化后根据水量从低到高分为多个等级。

小雪灾:12小时内降雪量小于1.0毫米(以融化后的雨量计算,下同)。中雪:12小时降雪量为1.0~3.0毫米,24小时降雪量为2.5~5.0毫米。降雪量:12小时降雪量为3.0~6.0毫米,24小时降雪量为5.0~10.0毫米。雪灾:降雪量在12小时内超过6.0毫米,或者在24小时内超过10.0毫米。

许多地方的降雪量有时会远远超过10毫米,因此许多地方的预报也引入了大暴雪和特大暴雪的概念,并将它们与大暴雨和特大暴雪联系起来。大雪:降雪量在24小时内为20.0~30.0毫米。超大型暴雪:降雪量超过24小时降雪量30毫米的过程。除此之外,在生活中,我们也会偶尔看到雪飘落,但却无法形成一种积雪状态,这就是所谓的?零星小雪?。

气象学把天空中从云中落下的雨(液体)、雪、冰雹(固体)称为降水,降水的量称为降水。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水深)。根据雨雪、冰雹等的深度计算。从天而降,堆积在地上,不蒸发,不渗透,不流失。如果是雪之类的固体降水,在测量降水前需要将它们融化成水。实际操作中也用到称重,最后的结果是一样的。

那么,积雪的厚度是怎样的呢?积雪本身的厚度在气象上被称为雪的深度,工作场所是厘米。降雪量不是积雪本身的厚度,积雪的深度是测量气象观测场没有融化的积雪得到的,从积雪面到地面的垂直深度,以厘米为工作场所,是随着积雪的加深而不断积累变化的数值。降雪量和积雪的厚度可以按1:15的比例换算,例如降雪量为1毫米,积雪的厚度可能达到15毫米。但是,这个比例不是固定的,随着雪的干湿度而变化,雪的湿度变软的话,容易积雪的厚度变小。

降雪量等级的划分,通常是以降雪在指定时间段内融化成水后的降水量为依据。24小时内,降雪在降水量为0.1 ~ 2.4 mm时转化为小雪,在降水量为2.5 ~ 4.9 mm时转化为中雪,在降水量为5.0 ~ 9.9 mm时转化为大雪,在降水量达到或超过10 mm时转化为暴雪,降雪与积雪深度的对应关系:一般情况下,降雪落地后不融化时,北方1 mm(融化成水)降雪形成的积雪深度为8 ~ 10 mm,南方积雪深度为6 ~ 8 mm。

地理中“雪线”降低是什么意思?

降雪量6毫米属于暴雪。

降雪量就是指将雪转化成等量的水的深度。气象上对于降雪量有严格的规定。它同降雨量一样,是指一定时间内所降的雪量,一般都用24小时降雪量标准。

降雪量、积雪量与气温变化呈正相关。在全球增温时期,60年代中叶之后,我国冬季积雪量和降雪量皆增加;在降温过程中,50年代末至60年代中,二者皆呈减少的趋势。这可能是由于增温导致南北气流交换和全球水份循环加强的缘故。

降雪量是怎么计算的

雪线是一种生物气候指标,指雪线附近区域每年累计的降水次数和降水量达到一定标准时,该区域的降雪量和温度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其上方和下方的植被发生变化。在自然界中,雪线的位置会受到气候变化、地形地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

如果一个区域的雪线降低了,这意味着该区域的降雪量和降水量减少,气温升高,冰雪覆盖面积减少。这可能导致该区域的生态系统发生变化,例如高山植被向更高海拔区域移动,冰雪融水增加可能导致地下水位下降等。

雪线降低的原因可能包括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如森林砍伐、过度放牧等)和自然灾害(如火山喷发)等。要了解雪线降低的具体原因,需要结合当地的气候和地形地貌特征以及人类活动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雪量是根据气象观测者,用一定标准的容器,将收集到的雪融化后测量出的量度。简单的说,降雪量就是指将雪转化成等量的水的深度。气象上对于降雪量有严格的规定。它同降雨量一样,是指一定时间内所降的雪量,有24小时和12小时的不同标准,也有类似降水量的等级之分。一般都用24小时降雪量标准。

扩展资料

全球

冰岩芯分析结果表明,末次冰期全盛时期(距今2万年)南极冰盖气温下降10℃,降雪量减少了一半。现阶段流域物质平衡观测和雷达测高结果指出,大陆冰盖中心区域雪积累率在增加。虽然还有其它地区也发现随着 温度 升高降雪量增加,但是全球雪总量是在增加还是减少,目前监测结果还难以定论。从近20多年来NOAA卫星观测得出的全球积雪面积时间序列上,也未能发现出任何变化趋势。

中国

全国尺度的雪量变化趋势与全球平均气温成正相关,其年际波动与火山活动相位相反,多雪冬季与厄尼诺一南方波动相同步。CO2增温将加剧雪量分布的区域差异导致北方平原、盆地积雪日数减少,青藏高原、高山地区和长江中下游降雪量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