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CTV9 天气预报的主持人

2.参观气象局日记

3.2022年寒潮一般多久就可以过去2022年寒潮什么时候来

4.中国近代有哪些知名、杰出的科学家

福建省平和天气_福建平和一周天气预报

主持经历:北京电视台足球世界波、你好世界杯、体育**主持人、北京电台大宝体育世界主持、你早北京主持、上海电台新闻主播、CCTV4天气节目主持、CCTV1新闻三十分天气主持、《天气预报》

[编辑本段]简介

冯殊,新80后,毕业于广院播音系,任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最新主持人。性格耿直开朗,善良有爱心,积极参加公益活动,上进乐观。2006年从中国传媒大学毕业,喜欢新闻,热爱体育,擅长唱歌,认可通过自己的一步步踏实的积累来获取成功,曾参加2007年第5届CCTV电视节目主持人大赛并获得铜奖。

在2008年6月24日中国气象局华风集团传出消息,冯殊同王蓝一一起,在?2008年6月25日加入《天气预报》主持行列。

冯殊是一位极其有社会责任感以及公益心的新一代80后,2008年5月24日,他主动请缨担任互动在线主办的援助震区学子的公益活动:“心手相牵?挺起脊梁?汶川大地震寻亲暨爱心牵手会”主持人!出色的主持功底与突出的现场组织能力得到与会人士的一致认可!详细情况可查看:心手相牵?挺起脊梁。

[编辑本段]个人介绍

姓名:冯殊?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83年11月2日?

身高:176厘米

体重:132斤

外号:冯德贵、冯2书、冯大殊?

星座:天蝎座?

血型:O型?

祖籍:山东

职业:电视节目主持人

工作单位:中央电视台

主持类型:新闻、体育、社教类、生活类。

毕业学校: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02本科?

爱好:唱歌、足球?

婚否:尚未结婚?

主持经历:北京电视台足球世界波、你好世界杯、体育**主持人、北京电台大宝体育世界主持、你早北京主持、上海电台新闻主播、CCTV4天气节目主持、CCTV1新闻三十分天气主持、《天气预报》

荣誉奖项:

北京电视台主持人大赛优秀奖?

体育节目主持殿军?

2007年:第五届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大赛?铜奖

[编辑本段]爱好特长

最喜欢的主持人(国际):“美国偶像”主持人?瑞安希克雷斯特

最喜欢的主持人(国内):汪涵

最喜欢的主持人(中央台):白岩松

最喜欢的栏目(中央台):足球之夜

最喜欢的频道(国内):所在的频道——中国气象频道(中央数字)

最向往主持的节目或栏目:天下足球

最擅长主持的节目类型:体育,新闻

最想同哪位主持人搭档:汪涵

希望把主持当作职业还是事业:事业

最喜欢的影片:《罗马假日》

最喜欢的演员:梁朝伟

最喜欢的书:《红与黑》

最喜欢的作品中的人物:于连·索雷尔

[编辑本段]自我介绍

1、第五届主持人大赛初赛第五场选手冯殊自我介绍:

“其实在去年的这个时候刚刚走出校门的我,是在福建福鼎的海边报道了强台风桑美。在狂风暴雨的洗礼下,我第一次感受到了作为一名气象节目主持人身上巨大的责任,作为名选手当中唯一的一名气象节目主持人,我的梦想是不管风雨有多大,我希望能够为你们撑起一把挡风遮雨的伞,谢谢!”

2、享受比赛?重在过程:

“谢谢各位,真的,重庆的亲人同学,山东的父老乡亲,北京02播本的同学们,我真的不是一个人,因为身后有这么多你们和我在一起。其实比赛就是比赛,比赛的过程我很享受,我现在已经很幸福很快乐了,我拥有很多很多了,所以比赛只是我进步的一种方式,而不是我的目的。感谢大家,我的亲人,我的朋友,那些素不相识的给我投票的人。”

3、不求尽善尽美,只求问心无愧

“‘强手如云,重在心态’这是看了前三场比赛我最想说的8个字。的确如此,能走到强就已经证明了每一个人的实力。这是一个主持人的比赛,央视的主持人比赛,全国最为权威的主持人比赛,在这样的一个大赛中,谁要说心里一点涟漪没有,一点想法没有那肯定是假话。但是这个行当就是这样,越是巅峰对决越需要心态平和,越需要真实。?”

“我想顺其自然的把自己4年广院学习生涯的东西展现出来,顺其自然的把自己工作一年的感悟表达出来,这样我就无愧自己了。最后还想说,谢谢大家,现在还有这么多亲人、朋友仍然坚持着在为我投票,支持着我,关注着大赛,真的很感动。我还是遵从一点,不求尽善尽美,只求问心无愧!”

[编辑本段]相关资料

《天气预报》收视率不俗?新面孔王蓝一、冯殊加入,据《京华时报》?作为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一档电视节目,在《新闻联播》后播出的《天气预报》收视率不俗,由宋英杰、赵红艳、裴新华、杨丹组成的主持人阵容维持了11年之久。负责《天气预报》节目制作的中国气象局华风集团说,《天气预报》在2008年6月25日作出调整,王蓝一和冯殊将加入主持行列。?

《天气预报》自1981年7月1日开播以来已有27年的历史,节目一直都在气象图形、预报方式上进行改版。但主持人方面,自1993年3月1日正式推出宋英杰、赵红艳、裴新华和杨丹的主持人组合后,维持了11年不变的风格。华风集团正式确认,经过几个月的打造和磨炼,主持人王蓝一将率先亮相25日的《天气预报》,王蓝一曾在《朝闻天下》栏目中播报过天气。另一位主持人冯殊也将在近期的节目中亮相,他曾在CCTV4播报天气预报,并兼顾中国气象局的其他气象节目。

《天气预报》引进新人?必须具备三证,负责《天气预报》节目制作的中国气象局华风集团说,《天气预报》在2008年6月25日做出调整,王蓝一和冯殊将加入主持行列。

据《天气预报》资深主持人宋英杰介绍,成为《天气预报》主持人必须符合气象局内部的审核标准,同时达到央视出镜委员会的出镜标准,“主持人必须具备三证,就是普通话一级甲等证书,出镜委员会资格证,全国广电系统播音员主持人的上岗证书。”

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中国传媒大学和中央民族大学三家权威机构推出了《中国电视网络影响力报告(2008)》。在这份报告中,最令人感到意外的当属收视率高居第一的《新闻联播》未能进入央视十大栏目,而在最具网络影响力的十大省级卫视频道中,湖南卫视居然排在了北京卫视之后,位居次席。

CCTV9 天气预报的主持人

韩国首都“Seoul”的中文名称2005年1月19日正式从“汉城”改为“首尔”,叫了这么多年的“汉城”,就要从中国的文件中消失了。

表面看来,汉城改名是为了与国际接轨。汉城市李明博市长说:中国人将Washington称为华盛顿、将London称为伦敦、将Moscow称为莫斯科,都是用与这些词的发音接近的汉语来标记的,只有Seoul仍按照古代名称将之称为汉城,这引起了很大的混乱。

这个理由有些牵强。中国中学的地理课本就明确告诉大家:韩国的首都是汉城,但凡有点文化的人都知道这一点。最大的麻烦是在学英文的时候,人们往往难以把Seoul与汉城对应起来,但这也不过是中国人自己的麻烦而已。

汉城改名为首尔,其根在民族主义。其实,类似的“去汉语化”举动在韩国已经进行了多年。在韩国,关于是否保留汉字、保留多少汉字的争端就从来没有断过,最近的一次是2004年12月21日,韩国决定将现行759项法律文本中混用的汉字标记方式全部以韩文取代。“去汉语化”的程度,与韩国实力的提高、与韩国***的风格、与韩国不同派别的角力,甚至与中韩关系,都息息相关。

令人担忧的是,汉城的更名,还可能从一个侧面凸显了中国“软实力”的不足。自古以来受中华文化深刻影响的邻国更改了地名,说明中华文化的吸引力在西方文化面前进一步弱化。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实力稳步上升,但在文化方面的软实力提升却远不能与经济实力匹配。东南亚的青少年可以为F4疯狂,可以崇拜香港的**明星,韩国的电视台也几乎每天都播放港台电视剧,但大陆文化产品在国外的影响力却相对不足。在亚洲,港台文化影响大;在全球范围内,许多人把日本文化当成了东方文化的代表。当年的中国是“上国天朝”,实际上是灿烂的文化和文明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到现在,我们只有先发扬光大自己的传统文化,并图创新,才能真正具备吸引力。

韩国和中国同属东亚文化圈,历史上受中华文化影响很大。然而在当今欧美文明盛行于世、占据主流的情况下,韩国摆脱或减少中国文化的影响、走文化独立的道路,也无可厚非。问题是我们该如何应对。中国的外交工作向来奉行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政的政策。一个国家给自己的城市改名,属于“内政”,自然不可干涉;但这个“内政”又要影响到中国的方方面面,涉外机构的文件、旅行社、教育部门等,都要做一系列变动,因而又似乎不是纯粹的“内政”。

对汉城的改名,中国首先应该予以理解:韩国以前曾是中国的属国,但现在两国是平等的伙伴。在理解的基础上,中国也应该支持。中国在执行“以邻为伴、与邻为善”的政策,没必要在一个城市的命名上闹出不愉快的事情。

另外,名字只是一个符号,过分在意,反而是不自信的表现。正如我们没必要让人家把“Chinese”改为“Chinan(英语里面国名加“n”是褒义的称呼该国人,加ese含贬义)”,但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让“Chinese”这个词变成褒义,变成令人敬重的一个词。在这方面,黑人应该受到尊重,最初他们被称为“Negro”,“Black”是贬义词,但他们在争取民权的过程中,理直气壮地告诉世人“我就是Black”,久而久之,“Black”成了褒义词,“Negro”反而成了贬义词。

从这个意义上说,汉城改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韩国实力的提升;中国人管“Seoul”叫什么也不重要,重要的是“Seoul”在我们心目中是什么形象。

参考资料:

style="font-size: 18px;font-weight: bold;border-left: 4px solid #a10d00;margin: 10px 0px 15px 0px;padding: 10px 0 10px 20px;background: #f1dada;">参观气象局日记

秦方

性别:女

民族:汉

身高:173cm

血型:O型

出生地:重庆

特长:长笛 话剧表演

毕业院校:北京广播学院

学位:文学学士(现研究生在读)

最爱的人:外婆

最喜欢的书:《荆棘鸟》

最喜欢的地方:山水一色的地方

最想做的事:细雨中散步

最喜欢的食物:烤红薯

关于人生:顺其自然,随遇而安,荣辱不惊。

经历:高考文化综合成绩第一名考入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

2003年进入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

第一次踏上北京的土地,是在1999年的9月。那天是妈妈陪我来大学报到的日子。当我们从西客站出来的时候,看到不远处就是中央电视台的大楼。还记得当时我半开玩笑的跟妈妈说:妈妈,四年以后我就在那里工作了。

没想到四年以后,也就是2003年的夏天,我真的可以走进这座大楼了。我得知这个好消息那天正是我22岁的生日——我想这是我最好的生日礼物了。

当我第一天走进新闻中心播音组的时候,第一个见到的是李瑞英老师。她的热情和开放、接纳的态度让我提着的心放下了不少。后来,又陆陆续续从这个小小的办公室门口走进来好多“大腕”,我见一个就兴奋一阵。第一次看到满屋子都是以前在电视上才能见到的“名人”,那种感觉现在想起来真有意思,也挺可笑的,总之特梦幻、特别不真实。

找到真实的感觉是在我的节目当中。2003年9月15号,我第一天主持《文化报道》。从一开始,我就爱上了她,因为感动。我是一个非常善感的人,《文化报道》虽然是一个新闻节目,但其实很有人情味,那些画面、那些语言、那些旋律,常常打动我。其实一个人在被感动的时候,心里是很美很幸福的。哪怕会心潮澎湃、甚至会有想流泪的感觉,但是只要你还能被什么东西所感动,就说明你的内心是生动的,并且这颗生动的心能看到世界的美丽。我认为感情是人最宝贵的东西,所以我常常提醒自己要用心去播音、而不仅仅是话语。我希望《文化报道》的每一位观众都能感受到一种清新活跃的气息,一种温暖、美好的感觉,一种如阳光的明亮、开朗,水一样的平和与包容。

来到电视台,最亏的一件事就是把齐腰的卷发弄成了现在的样子,真是后悔莫及啊。耿萨曾戏称我为“小秃子”,播音组的女同事们也惋惜当初那个“小可人儿”如今也改造成“劳动妇女代言人”了。可是这里也的确给了我很多很多:播音组就像一个小家一样,并且总是充满了欢笑声,这里的成员给了我那样多的帮助和快乐;其实,我身边的每一个人都给予了我很多,所以我一直对生活报以一种感激的态度——我感激命运让我在大学刚刚毕业的时候就有一个能学以致用的岗位,我珍惜每一次直播的机会。我感激观众对我的关心,珍惜你们的每一封书信和电子邮件,你们的“喜欢”是我最大的快慰。我感激《文化报道》的每一个兄弟姐妹,因为当我到岗时,你们早已到了,而我背着包回家的时候,常常能透过己方的玻璃墙看到你们编片子时专注的表情。我感激每天遇到的每一个人,你们的一个微笑、一声问候,都是我生命中温馨的点滴。

2022年寒潮一般多久就可以过去2022年寒潮什么时候来

篇一:参观气象局日记

 刮风下雨,气温升降,怎样知道下不下冰雹。我们这些天气预报中获得的这些气象信息到底是怎样来得呢?带着这些好奇和疑问,星期六上午,我们七色星小记者到莱芜市气象局去采访。

 来到气象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假山和喷泉,假山和喷泉相映成趣,给人一总柔美平和的感觉。

 我们先到的室外观测场参观人工降雨观测系统。人工降雨用的是防雹增雨火箭弹,一位叔叔为我们讲了火箭弹的作用和使用方法,让我们对气象知识有了更多地认识。叔叔告诉我们怎样能预防雷电:一是躲在屋里或汽车里;二是不能在避雷针附近;三是不能在水边;四是如果在山顶山打雷了,而当时又下雨了,你必须往下跑,跑到附近有比你更高的物体时,才能打伞;五是不能用太阳能,不能看电视,不能玩电脑。喔!原来还有这么多的奥妙呀!

 接着我们又到了室内天气预报制作处。这里有好多电脑,电脑上有卫星云图、雷达图。卫星云图是看各个地方的雨云,雷达图是看各个地方下雨了吗,有颜色就是下雨。在这里,我们问了叔叔阿姨们好多关于气象方面的知识,叔叔阿姨们都为我们一一作答,让我们了解了天气预报的整个制作过程。我们认真地倾听者,仔细的记录着。叔叔见我们听的认真,又非常感兴趣。就领我们来到了演播室,漂亮的天气预报员给我们演示了整个过程和现场录像。现场体会的感觉真好!

 最后我们来到了室外天气预报测量处。先去了观测气象的地方。那里很开阔,没有任何阻挡物,占用了很大的面积,有一点点风都能感觉到。这里有测量地面温度的温度计,测降雨量的降雨器。百叶箱里装着测量温度、湿度、气压的仪器,天气预报,就是靠它们来预报的。

 参观结束了,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气象局,在这次采访中,我不仅知道了天气预报的测量与制作,也增加了对科普知识的兴趣,增长了通过实物参观和讲解,使我知道了许多书本上没学过的有关气象知识。我想,我以后更有兴趣学习科学这门课了!

篇二:参观气象局日记

 天气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有很大的影响。现在如果你想找一个明媚的日子去踏青,就得查询近几日的天气预报;如果你想找个微风拂面的日子去放风筝,也得去查询天气预报;如果你不想被调皮的春雨打湿衣襟考虑着是否带雨伞,最便捷的方式还是查询天气预报……天气是变化多端的,但天气预报总能很神奇很准确的告诉我们信息,这便让我疑惑了——天气预报是怎么预知“未来”的呢?我想大家也同我一样,但很高兴我们的疑问都伴着这次观察气象局解决了。

 早上,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学校,同年国学们个个都盼着快到下午。终于,在同学们耐心的等候下,下午随雨而来。大家整齐的站好队伍,整装待发着,目的地:青阳县气象局。天虽然阴着个脸下着蒙蒙雨,但丝毫不影响我们内心的兴奋。

 步行在环城路上,笔直的马路上点缀着五颜六色的伞花,洋溢着我们的欢声笑语。很快我们便来到了气象局。迎接我们的是一棵大杨树,它像一个坚守岗位的士兵一般一动不动。再向里走,目光被那成片的迎春花所吸引,果然,春天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季节,看着那红的白的花,我们都不禁沉醉其中了。

 欣赏美的花固然惬意,但是解决“预知未来”之谜才是此行的真正目的。

 当我们走带一个小园里,看到草坪上放有各种测量气温的仪器。比如说低温,用来测量大地的温度;雨量器,用来量取雨水量;最吸引我的便是风向标,它长着三片如电风扇中的小叶片,旁边还有一个如高尔夫球杆似的东西,解说员说既是测量风速的,也是测量风向的。随后我们又来到了主控室,看着电脑屏幕上显示着近期的天气以及温度,看着投影幕上的天气预报员。大家都很认真的记录下了学习的内容,挂上了满载而归的笑容。

 通过这次参观,我长了见识也学到了很多知识。人类科技的发达让我惊叹,也希望着会有更多如同预测天气技术的仪器造福着我们人类!

篇三:参观气象局日记

 今天我们古城小学的小记者参观了临海气象站。

 我们冒雨去了气象站,参观了各种观测天气的仪器,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天气观测的相关知识。气象台台长告诉我们,气象站获得的数据会传送到气象局,气象局的工作人员就根据这些数据结合卫星云图分析推测未来的天气,进行天气预报。

 接着我们来到了气象局,车子一到门口,首先看到的是电子显示频上的一行大字:“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主题是监视天气,保护生命和财产。”开始我还很疑惑,天气跟生命和财产有什么关系呢?后来听了气象局工作人员史叔叔的讲座,我才恍然大悟。史叔叔在讲座中提到,现在全球的极端天气出现得越来越频繁。人们的生命受到威胁,财产遭到严重的损失。比如前段时间北京雾霾天气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还容易造成。全球变暖……为什么天气这么遭?叔叔介绍出现这些现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们人类干的好事。汽车尾气的.排放;工厂排放的废气,烟尘;农药,化肥的使用,那些空调、冰箱排出的气体让大气层形成了臭氧空洞;产生温室效应,南极北极冰川的溶化,海平面上升等等都会给我们人类带来灾难。

 如果我们可以,把开轿车改成骑自行车,那就即节省汽油又环保。减少煤炭的燃烧,多植树造林。减少含氟空调、冰箱的使用;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都可以减少环境的污染,减少这些极端天气发生的概率。

篇四:参观气象局日记

 3月21日,我们凤翔小学四年级全体学生和老师去气象局参观,我有许多收获。

 2点左右,我们终于出发了,在老师和保卫人员的指挥下,我们排着长龙似的队伍出发了。一路上,车辆让我们先走,人们用惊奇的目光看着我们,好像在想:这些小朋友要去哪里玩呀?

 首先,我们进入气候观测场。我们首先看到的是百叶箱,一位阿姨从百叶箱里拿出来两根温度计,一根写着00——800;另一根写着00——400。百叶箱是测量温度的。第二个是一个水槽,一位阿姨告诉我们这是测量蒸发量的。第三个是地下温度器,一位叔叔告诉我们这是用来测量地下5厘米、10厘米、158厘米的温度。地下温度器旁边是一个草坪,草坪里插着类似水管的东西,叔叔告诉我们这个草面温度器。

 接着我们参观了气象局工作中心。叔叔告诉我们;要收集数据、收集气温,才能知道气象;如果长期不下雨,就会造成干旱;暴雨预警信号、闪电预警信号等。

 今天,我知道了许多关于气象的知识,很高兴。

篇五:参观气象局日记

 为了迎接世界气象日,3月20日下午,学校老师带领我们五年级6个班的学生到青阳县气象局参观学习。

 下午,尽管天上下着雨,还是挡不住我们的前行的脚步。我们怀着好奇而又激动的心情来到了县气象局。在气象局里,一位气象员叔叔热情的接待了我们,他领着我们来到一栋大楼的二楼电脑监控室。一进门,许多不知名的仪器就跃入我们的眼帘。我们一个个瞪着眼睛,好奇地四处张望。气象员叔叔耐心的给我们一一介绍,并给我们讲解许多关于气象的知识,如沙尘暴、雷雨的形成与危害,还有各种气象符号。通过叔叔的介绍,我了解到预警信号总体分为四级,按照灾害的严重和紧急程度,颜色依次为蓝色、**、橙色、红色。叔叔还领我们观看了卫星云图,教我们如何看云识天气。最后气象员叔叔还给我们介绍了世界知名的气象站以及他们的分布情况。

 参观完二楼,叔叔又领我们来到楼下的气象观测台。在楼下的观测台上,我生平第一次亲眼目睹了百叶箱、雨量器、风向标等等有关气象的测量仪器。这里的每一样东西都令我感到好奇。身边的同学不住的向气象员叔叔提问题。叔叔耐心的讲解给我们听。

 通过这次的参观学习,我更深刻的了解到许多气象科普知识。以及一些有关气候的自然灾害的形成与逃生知识。天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应该更多地了解天气为了我们明天生活更美好。请保护好我们身边的生态环境。

中国近代有哪些知名、杰出的科学家

导语:其实,寒潮天气相当于加强版的冷空气,它的到来是高强度且大规模的降温,横扫中国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最近小编有些朋友想提前来了解一下,2022年寒潮什么时候来?2022年寒潮一般多久就可以过去?一起来看看。

2022年寒潮什么时候来

2022年寒潮11月开始来,我国多地有寒潮,且目前寒潮已在移动。2022年11月迎来今年第二波寒潮,它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大概会持续3-7天左右。年末可能还会有寒潮降临,根据以往的天气情况看,12月下旬还会有两股冷空气到来。寒潮是由于高空气压作用下形成的,通常是由西北方向向我国袭来,伴随着大风和雨雪一起到来。通常在第二年的大寒节气时候时可能会出现寒潮,具体什么时候来还要看天气预报。

由于寒潮天气影响范围广,造成的灾害更加严重和多样。有些灾害是由寒潮天气直接引起的,例如风灾,霜冻灾害,冷害,道路结冰和积雪等,而有些则是间接造成的,例如低温后的雨雪天气,特别是在寒潮中在雨雪中,道路结冰而湿滑,导致交通事故明显增加。因此,我们应该了解寒潮的含义,并充分注意寒潮天气和寒潮灾害,以便提前预报并及时采取防御措施,减少和避免灾害损失。

寒潮一般多久就可以过去

二三月份结束。

对于寒潮一般多久可以过去这个问题,当下并没有准确的答案,毕竟寒潮是分等级的,不过就以往情况来看,预计在明年二三月份结束。就了解寒潮是一个大规模的天气过程,也就是说,北方的冷空气向南方大规模入侵我国,这将导致沿该地区的温度急剧下降,强风,雨雪通常发生在深秋,冬季和早春。通常,在2月20日的“大寒日”之后,经常会出现寒潮。当大范围的冷气聚集到一定程度时,在适当的高空大气环流的作用下,它们将大规模向南侵入,形成寒潮天气。

不同地区的居民如何应对寒冷天气

南方地区居民由于没有保暖措施,防寒意识较差,容易出现冻伤,甚至冻死事件,应关注天气预报,及时购置衣物及保暖用品用具,相关机构也应宣传健康防护知识。

北方地区居民虽然有相关保暖设施,但寒潮来临气温骤降时应进一步加强保暖防护,同时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极寒地区居民关注天气预报,注意室内和自身保暖,预防一氧化碳中毒,提前储备足够的保暖物品和食物,尽量不要外出。

寒潮天气养生知识

一、怎样驱寒保暖

1、添加衣物,尤其注意颈部、腹部、腰背的保暖,避免受寒。

2、常晒太阳,尤其要多晒后背,后背是人体督脉的循行之处,让太阳把脊背晒得微暖,经脉通畅,可养人体之阳气。

3、睡前用热水或中药泡脚,脚亦是人体经脉汇集之处,有效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二、适当运动,早睡晚起

1、保持室内空气清洁,温度适宜。选择中午的时候通风换气。尽量早睡晚起。保持精神安静平和。

2、进行适当的锻炼,尤其在有阳光的时候户外运动,注意不宜剧烈运动或大量出汗。

三、食疗御寒

饮食应以温补、滋阴润肺为主,但也需要根据体质适量进补。

饮食建议早餐喝点牛奶、豆浆、八宝粥粥等热饮;中晚餐适当添加牛肉、羊肉、鸡肉、花生、核桃、板栗、芝麻、桂圆等温热食物,补充热量、滋补气血;同时摄入适当的绿叶蔬菜补充维生素,同时缓解肉食的燥热之性,避免上火。

钱学森

1911年12月11日生,浙江杭州人,1959年8月加入中国***,博士学位。

是中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钱三强

钱三强,原名钱秉穹,1913年出生于浙江绍兴,他在中国科学院担任了近代物理研究所(后改名原子能研究所)的副所长、所长,并于1954年加入了中国***。1955年,中央决定发展本国核力量后,他又成为规划的制定人。1958年,他参加了苏联援助的原子反应堆的建设,并汇聚了一大批核科学家(包括他的夫人),他还将邓稼先等优秀人才推荐到研制核武器的队伍中。

赵九章

(1907年10月15日—1968年10月26日),出生于河南开封。气象学、地球物理和空间物理学家。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1年加入九三学社。九三学社第三、四、五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赵九章促进组建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在赵九章主持下,该所很快发展成一个人才济济的科研机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等研究所中一批有成就的科学家都直接或间接受过赵九章的指导。

赵九章1956年任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气象组组长,1958年和1962年连续两届当选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赵九章在气象学、地球物理学、空间物理等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并为科学事业培养了大批人才。

新中国成立初期,技术力量薄弱,赵九章与涂长望携手合作,组建联合天气预报中心和联合资料中心,为新中国气象事业中两个最基本的分支(天气分析预报和气象资料)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和几个有名的科学家在这两个联合机构中担任业务领导并从事实际工作。

王大珩

(Wang Daheng, 1915.2—) 男。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应用光学专家。

郭永怀

山东省荣成市人,1909年生,男,中共党员,空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