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德里和加尔各答哪个城市降水多

2.印度的中学生为什么在3至5月放暑

3.加尔各答属于哪个国家,濒临哪个海洋?

印度加尔各答气温多少度_印度的加尔各答是什么气候

印度地域辽阔,温度差别很大。大部分地区特别是加尔各答一带会非常炎热,白天35-42度都是常见温度。

尼泊尔以加德满都为例,九月份是旱季的末尾,偏热,白天气温30-36度之间,晚上25-30度之间,早晚温差很大,日照下和室内的温差也很大,所以该地流行各种厚度的披肩,随时可以披上取下。总的来说,还是非常舒服点季节,适合旅游,能见度好,阳光普照,街上可同时看到穿毛衣大外套和短袖背心的人,取决于不同的出门时间,都能承受。

新德里和加尔各答哪个城市降水多

两者虽然同处一个纬度,但广东省冬季常受到北方的寒潮影响,这是因为高空西风带受到青藏高原阻碍作用出现分支,南支西风带可以压到华南地区,也就使得来自北极和西伯利亚的强冷空气可以南下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北面的南岭山脉较低矮破碎,使寒潮可以越过南岭,并且往往与暖湿气流交汇,形成静止锋,多阴雨天气。所以广东省冬季气温较世界同纬度地区偏低,大部一月平均温在10-15度之间,极端最低气温可降到0度以下。

而印度东北部的北面有高耸的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寒潮极难入侵;又受到孟加拉湾暖湿气流影响,一月平均气温达到16-20度,如加尔各答和因帕尔的一月气温为19度,七月气温为30度。

所以两地同纬度同海拔,却气候不同。

印度的中学生为什么在3至5月放暑

加尔各答降水多。东南季风从6月到9月,给这座城市带来一多半的年降雨量,1,582毫米。最大降雨量出现在8月季风时节(306毫米)。每年该市的日照时间为2,528小时,日照时间最大值出现在每年3月。污染是加尔各答的一个主要问题,悬浮颗粒物(SPM)水平高于印度其他大城市,定期造成烟雾。

新德里为热带季风气候,冬季受东北风影响,夏季受西南风影响,气候温和。一年分为凉季(10月至次年3月)、热季(4月至6月)和雨季(7月至9月)。凉季平均气温在14度左右,热季平均气温38 度左右。年降雨量642毫米。

加尔各答属于哪个国家,濒临哪个海洋?

印度是热带季风气候,特征为炎热、潮湿和季雨。印度大部分地区一年可分成干冷的冬季(Winter)、干热的夏季(Summer)、西南季风期(Advancing Monsoon)和季雨撤退期(Retreating Monsoon)。12~2月为冬季,3~5月为夏季,6~9为西南季风期,10~11为季雨撤退期。3~5月的夏季为全年最高气温期,有的地方高达50度。从今天印度各地天气预报中可看到,大部气温最低为22度,最高36度,其中德里22~34度,孟买25~30度,加尔各答25~31度,金奈26~31度。这就是印度的中学生为什么在这个时期放暑的原因。

加尔各答属于印度,濒临印度洋

加尔各答是印度东部的一座城市,是东部大邦西孟加拉邦的首府,印度麻纺的主要地区,地处恒河三角洲,是印度最大的港口和第二大人口城市,濒临印度洋的孟加拉湾.

东印度最重要的城市 加尔各答是印度东部最重要的城市,是东部大邦西孟加拉邦的首府,它占地568.8平方公里,人口1991年1092万,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加尔各答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地处恒河三角洲,濒临孟加拉湾,是印度东海岸最大的港口。在飞机成为人类重要的交通工具之后,加尔各答又修建了巨大的国际机场,因而成为连结亚洲、非洲和中东地区的海上和空中的重要交通枢纽。

昔日繁华:第二个伦敦

加尔各答不仅在印度名气很响,在整个东方世界也曾经是最大的商城之一。但是,历史是无情的,随着时间的消逝,加尔各答由于各种原因,昔日的威名在不知不觉中离它而去,成为一座没落中的名城。

三百多年以前,加尔各答还是荒凉一片。当时只有叫做伽利卡特、高温德布尔和苏达纳蒂的三个小村。据说,加尔各答一名是由伽利卡特演化而来,伽利卡特意即“伽利女神之所在地”。直到今天,伽利女神仍然是当地人民心目中十分重要的神,加尔各答就有非常讲究的伽利女神庙。

16世纪末,欧洲冒险家沿着当年达·伽马走过的航线,绕道好望角来到印度。随后他们沿着孟加拉湾上溯,从胡格利河闯入了恒河三角洲这块肥沃的土地。欧洲人对加尔各答的殖民历史也就开始了。葡萄牙人来了,法国人来了,英国人也来了。最后,英国的“东印度公司”占了上风,挤走了葡萄牙人、法国人,垄断了孟加拉的贸易。1698年,东印度公司以十分低廉的价格买下了上述三个村落,从此便在此落脚,建成了货场、商馆、教堂、剧院和军营。1716年,英国人在这里建起了一座硕大无比的城堡,命名为“威廉堡”。这个威廉堡在历史上扮演过极不光彩的角色,它是英国殖民者武力征服孟加拉,进而征服整个印度的指挥部。所以,加尔各答在起初发展的过程中也是以威廉堡为中心,逐渐向四面扩展。

随着英国殖民者在印度的势力不断扩大,加尔各答的地位也在不断提升。在1757年著名的普拉西战役之后,加尔各答成为英国殖民者坐镇南亚的大本营。1858年后,英国殖民者的铁蹄基本上征服了整个印度,加尔各答于是就成为“英属印度”的首都。印度曾是英国在海外最大的殖民地,而这一最大殖民地中心就是加尔各答,可想而知,加尔各答的地位就相当重要了,曾有人把它称为大英帝国的“第二个伦敦”。

今日没落:印度的旧上海

英国人统治下的这“第二个伦敦”曾经享有显赫的地位,但是在1911年后,英属印度迁都德里,1931年,新德里建成,英属印度的权力重心北移,加尔各答的重要地位无疑大受削弱。1947年独立后的印度又定都新德里,加尔各答还是未能恢复其原有的权威。印巴分治以及后来的孟加拉国独立都对加尔各答的发展产生过一定的负面影响。独立后的印度尽管对加尔各答也是大力发展,加尔各答的铁路通向全国各地,建起了巨大的国际航空站,空中航线联系五大洲,同时还是印度最大的黄麻加工中心,黄麻制品产量占全印的90%。但国家的政治中心是在首都德里,商业中心则是在孟买,因而加尔各答只能算是印度东部地区最有影响的城市。 有意思的是,我们中国人一提到孟买,就说“那是印度的上海”,可印度朋友则认为加尔各答才是“印度的上海”。不过他们所指的上海,只是30年代的上海。事实的确如此,一到加尔各答,就能感受到**中30年代上海的气氛。欧洲式的建筑巍然而立,破败的贫民窟拥挤不堪,狭窄的街道人流如潮,黄包车穿行于大街小巷,乞丐更是随处可见。到了晚上,街道两旁建筑物的屋檐下经常可以看到蜷缩着一个个无家可归的人。加尔各答交通拥挤是出了名的,每到高峰期,各种车辆组成了不见首尾的长龙,要想挪动一步,那要等上个把小时才行。 去加尔各答,一定要去麦丹广场逛逛。麦丹广场是一块块巨大草坪组成的巨型广场。这里树木葱茏,鸟语花香。一座座雕像星罗棋布,远望有几十层的高楼大厦穿云而立,近观有面积很大的场让你望不到边……这里最抢眼的是位广场东南部的维多利亚纪念馆,它是一座全由白色大理石砌成的正方形建筑,于1935年建成,融合了英国、意大利和印度的建筑风格和雕刻技艺。维多利亚纪念馆现辟为博物馆,里面陈列着各种绘画、雕像、历史文献、古代兵器等稀世珍宝。威廉堡位于麦丹广场的中间部位,这是英国殖民者当年践踏印度的象征,但那红色的威严城墙却也引人入胜,今天它仍然是一处军营,没有特殊的安排不能随便进入。离维多利亚纪念馆不远是印度博物馆,这里展出有大量的石刻雕像、史前艺术品、货币以及印度的各种动植物标本等。广场周围还有圣彼得教堂、比尔拉天文馆、伊登花园、邦府大楼、议会大厦以及高165英尺的萨希德柱,都是值得一观的好去处。萨希德柱风格独特,汇集了埃及、叙利亚和土耳其的建筑风格。麦丹广场被誉为“加尔各答之肺”,这里经常是加尔各答人打板球、踢足球、举行政治集会和呼吸新鲜空气的地方。当太阳在胡格利河上沉落,去麦丹广场悠闲自大地走上一番,那是绝好的享受。

紧靠麦丹广场的西边是一条直通南北的尼赫鲁大街,旧称乔灵奇大街,这里是加尔各答最繁华的地方,商店、餐馆、、饭店比比皆是。广场偏北还有一条名为尼达吉·苏巴斯的大道,这里是各家、银行和大商业公司的集中地。

与印度其他的大城市相比,加尔各答的古迹并不多,影响最大的要数城南的伽利女神庙,因为伽利女神是当地的保护神,所以,伽利女神庙终日香烟缭绕,前往参拜的信徙络绎不绝。

加尔各答是印度的文化城,城中有全国最大的图书馆国家图书馆,藏书一千万多册。世界闻名的大文豪泰戈尔的故居坐落在城中的北部,如果想了解一下这位大文豪是如何在简朴的生活中创造出不朽的诗歌、音乐以及舞蹈,那就是一个不能不去的地方。

塔坝华人:浓浓的中国味

华人遍及全世界,印度也不例外,加尔各答是印度华裔聚居最多的地方。据记载,第一位到加尔各答定居的华人是17世纪来自华南的一位年轻的天主教徙。在他之后又有数千华人接踵而至,代代繁衍生息。到1951年,加尔各答的华裔人数达到9万多人,是有史以来的最高峰。但是后来由于种种原因,不少华裔离开印度,到20世纪90年代,华裔只剩下1万人左右。加尔各答城中有一条有名的唐人街,但现已面目全非。加尔各答的华人大都集中在西北郊的塔坝,印度人称它为“唐格拉”。

塔坝面积只有10多平方公里,最早是由几户华人从一片沼泽地里开发出来的。现在聚居在这里的华人有八九千人,他们绝大部分是广东梅县迁来者的后裔。印度水牛皮丰富,这些华人中不少人懂得鞣皮制革技术,于是他们就互相帮助,办起了皮革作坊,通过几代人的辛勤劳动,塔坝终于发展成为一个像样的小镇。

如今的塔坝已成为加尔各答,乃至印度最大的唐人街。一进塔坝就能感到明显的中国味,四合院、红漆大门、大、红对联无不闪烁着中华文明的风尚。塔坝的华裔绝大部分从事皮革生意,现有皮厂220余家,其中有的已相当现代化。这200多家皮厂每天处理3万张水牛皮,占印度全部皮革生产的1/5。但由于皮厂污染严重,当地也是取限制的态度,法院曾命令皮厂迁移到18公里之外的一个偏僻的村庄。皮革业一直是塔坝华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支柱产业,一旦失去了这一支柱,他们在塔坝的去留势必要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