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海一个月抢种8万多亩蔬菜,今年全国蔬菜供给,够吗?
2.今年后半年是寒冬寒潮来临之际,会对各行业会带来哪些影响呢?
3.蔬菜价格为什么比肉还贵?
4.不止“番茄危机”,美国“菜篮子”被彻底打翻,引发3个深远影响
5.蔬菜为什么比肉还贵?
上海一个月抢种8万多亩蔬菜,今年全国蔬菜供给,够吗?
原创出品,禁止抄袭,违者必究。
近日,上海表示,为保障疫情期间的蔬菜供应,在最近的一个月里,全市抢种了蔬菜8万多亩,其中绿叶菜的面积达到5.8万亩。
截至目前,上海的蔬菜种植面积已达到26.4万亩,绿叶菜面积也达到了15万亩,基本与往年持平。
同时,随着蔬菜生产企业的复产复工,绿叶菜的日均上市量已恢复到了2000吨以上,基本可以保障供应问题。
“菜篮子”一直是民生的重要一环,自今年以来,很多朋友发现,今年的菜价确实涨了不少,是否也与供给有关呢?
其实恰恰相反。
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全国蔬菜在田面积达8000万亩左右,同比增加200多万亩,而一季度的蔬菜供应总量约为1.7亿吨,同比增加350万吨。
也就是说,从总体来看,我们的蔬菜供应是增加的。
而且经过多年的大力发展,我国的蔬菜已经完全摆脱了供需短缺的局面,蔬菜的平均单产已达到了2200-2300公斤,人均占有量超过了500公斤,位居全球第一。
而且随着蔬菜种植产业的发展,我国也诞生了许多蔬菜大省。
其中,大家最为熟悉的就是山东省。
2020年,山东、河南、江苏和河北的蔬菜产量均超过了5000万吨,其中山东更是以8434.7万吨高居榜首。
大家所熟知的潍坊、菏泽、寿光等均是蔬菜生产大市,尤其寿光还被誉为是“蔬菜之乡”,其中寿光的黄瓜年产量可达90余万吨,并逐步走向东北、华北、西北、京津等全国20多个省区市,并远销俄罗斯等国,成为与美国加利福尼亚、荷兰兰辛格兰、西班牙阿尔梅利亚并列的“世界四大蔬菜区域优势中心”。
虽然总体供给量庞大,但也有2个问题:
一是受天气波动影响较大。
例如,去年四季度时就一度出现“菜比肉贵”的现象,原因就是去年受极端天气影响,阴雨天较多,部分蔬菜光照不足,长势偏慢,导致供给暂时性下降。
而到了今年,随着部分地区疫情散发的原因,交通受限,也使得部分蔬菜供应偏慢,于是就导致了菜价一直在高位运行。
不过,近期随着各地区陆续解封,近期的菜价已有所回落。
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监测,在过去的一周里,全国19种蔬菜平均批发价格为5.06元/公斤,环比下降9.4%。
二是供给结构不平衡,即一些大中城市的蔬菜供应存在品种和数量不足的问题。
在2010年的时候,全国就曾一度出现了蔬菜价格大幅波动,重点监测的28种蔬菜价格涨幅一度超过了30%,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中城市对异地蔬菜过度依赖。
当时全国大中城市蔬菜供给率很低,还不到30%,上海、北京甚至更低。
对于这些大中心城市来说,寸土寸金的地方,既要发展二三产,又要兼顾一产,确实不易。
而且种植成本上涨得很快。
以上海为例,上海的蔬菜种植成本2010年时同比上涨了近20%,种植成本对菜农影响很大,因此种植面积很容易受到影响。
不过,国家非常重视“菜篮子”的保供稳价,并压实了“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经过大力发展,到2020年时,上海的蔬菜以及绿叶菜的自给率分别达到了55%和90%,而广州同年蔬菜供给率则达到了100.6%。
因此,虽然从总量来看,全国蔬菜供给充足,但是如何减少天气变化带来的影响,以及如何提高物流通畅率仍将是需要长远考量的问题。
欢迎收藏“新农观”,一起了解新时代下三农的新发展。
今年后半年是寒冬寒潮来临之际,会对各行业会带来哪些影响呢?
全球气候变暖不像简单的连线题那样,寒潮来临之际,会对各行业带来很多很多 很多的影响,如下我觉得最受影响的应该是农业,如果寒潮强度强的话,降温也会比较剧烈,预计会对农林业等产生较严重影响,特别是大棚的一定要做好防风加固和增温保暖,减少土壤热量散失,提高地温,增强抗冻能力。对已成熟、不耐寒冷的露地蔬菜,要及时抢收,避免因冻造成损失。
一、另外全球的厄尔尼诺现象,造成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冬天更冷,夏天变热,大家现在普遍有个认识
就是感觉天气相比较前几年都有了很大变化,比如雨水天气,比如气温,这样的气候变化从现在来
看,会大概率的持续变化下去,这是因为地球的气候现在看起来正在经历一次变迁,所以在这个过
程中,我们会越来越感觉到这种变化。当然,气候的变化还有很多其他因素的影响,但人的影响变的越来越大,减少碳排放,是很重要的
一项措施,所以无论怎样,这是大趋势,务必要在实际生活中生产中坚持下去。这个问题连中央气象台的气象学家也不敢肯定。
台风像发疯似的往东北冲,10月份以后又冲向越南中南部,华南地区持续了一年的少雨天气,夏季异常炎热上一次冬天,中东部只有几次强冷空
气南下、寒潮过境南支槽相当地不活跃,全国大部分地区过了一个暖冬。今冬是冷是暖,取决于冷空气南下程度和南支槽活跃性,副高的位置也很关键,深秋的台风活动也会对冬季环流造成重大影响回想小时候的冬天,下大雪一年也不是只下一场雪,也不是只下很小。
二、而是鹅毛雪,那时候四季还很分明,冬天穿的也很厚,还要专门穿雪地靴 ,带手套,围围巾。大雪纷飞,银装素裹,几个
小伙伴相约一起去打雪仗,堆雪人好不热闹。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冬天穿个大褂就过去了。今年冬天好像温度降的很快,好像是没有秋天了,稳度降下去了,穿上厚衣服。温差也很大,早上
中午不一个温度。是的,今年刚刚下了一场小雪 ,一会就停了。可能预示着今年又是新的开始吧!今年已经出现了拉尼娜现象,还没形成拉尼娜事件,往往拉尼娜事件出现之后,北方将受到较多的冷空气影响。
近日,我国才经历下半年来最强寒潮,那么,在全球气候变化呈显著变暖的趋势下,为何还会有强寒潮来袭气象专家表示寒潮与气候变暖看似对立,其实并不矛盾。
今年的冬天大概率会比之前的冬天都要冷,从现在9月份来看,北方尤其内蒙以北已经经历了几次 寒潮,而且都有大面积雨雪天气,前几天内蒙几个点的气温在夜间降到了零下30度以下,在这样的 大气候条件下,必然会影响到今年冬天的气温。
三、如果农业收获不好的话,人们的生活质量就会随之下降,那么很多产业的收益也会减少。所以
说,为了减少伤害一定要提前做好准备,使我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好!事实上,正是全球气候变暖导致近年来寒潮等极端天气事件频率增加、强度增强。全球大气的能量是守恒的。气候变暖使某个地区持续异常高温,周围某个地方温度就会下降,产生高温热浪、干
旱、洪涝、台风、寒潮等极端天气。
正如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塔拉斯所说,过去用“百年一遇”描述的热浪和洪水等气象事件,正变得
越来越常见。只有全球尽快协同合作,才能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长期挑战。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影响冬季气候的因素更加复杂,不仅仅是拉尼娜事件。有气象学说今年冬天
南部气候变暖和干涸。“换言之,拉妮娜事件的低温影响不足以抵消全球变暖的影响,因此平均气
温可能会更暖和。”往年,拉尼娜现象会导致气候变冷,但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影响中国冬季气
候的因素更加复杂。除了来自赤道中东太平洋的拉尼娜事件外,还将受到北极海冰融化、欧亚降雪
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无论天气是否寒冷,我们都需要实时关注天气。
四、冬天气温相对较低,特别是抵抗力差的人,他们特别容易感冒,所以要注意加衣服保暖。
头和脚是相对虚弱的身体部位,更加要注意保暖,应特特别注意预防感冒。再比如我现在光着手,为你们查找资料写回答,手冻的哆嗦的快没知觉了,你们也赶紧双击屏幕活
动活动手指,冬天玩手机太冷了
每个人的温度感受器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阈值,即能产生动作的最小值。?
所以有时候你会看到比如初冬,有些怕冷的人已经穿上了羽绒服 ,而有些人还穿的薄外套。
那外部环境温度在我国近代所记录的历史上属于冷还是咋滴?说人话就是非常冷,有史以来排名第四的冷
那为啥感觉近几年冬天都特别寒冷呢?
主要原因还是和全球气温变暖有关,那可能有些小伙伴就觉得非常奇怪,全球变暖 不应该温度高
起来吗,现在是冷呀?
看起来全球变暖和近几年的寒潮有点“矛盾”,其实仔细思考分析,你就会发现我们现在不仅冬天
冷的瑟瑟发抖,夏天也是坐着都流汗的状态。
所以大家明白了吧,因为全球变暖极端气温和自然灾害也频发,我们能做的就是出行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二氧化碳等物质的排放,做好垃圾分类尽量使用可降解的塑料袋。出行前多看天气预报,极寒天气多穿点,平时适量运动增强体质。
蔬菜价格为什么比肉还贵?
蔬菜价格长期升高。有的种植户看到蔬菜价格大幅上涨,能赚到钱,就想扩大叶菜的种植面积。北方露地能够种植的叶菜较少,现在种,年后采收。
大棚里种植蔬菜时,做好防冻防寒的措施,保证叶菜正常生长,产量提高了,蔬菜价格也会回到正常水平,只是需要一定的时间。但也不建议农户,大面积跟风种植,叶菜的浮动频率高,保鲜时间短,没有销售渠道,最后还会赔钱。
菜价比肉价低,这是国内很多人习以为常的事情。其实,在不少发达国家,蔬菜普遍比肉贵。近年来,我国部分蔬菜在特定时段里价格也比肉贵,一些高端品种常年比肉贵。与粮食等大宗农产品不同,蔬菜等鲜活农产品高度市场化,价格波动频繁,以天计并不夸张。与生猪、肉鸡等规模养殖业相比,蔬菜生产易受季节因素和极端天气影响,因短暂的供应减少造成价格上涨并不奇怪。
生猪和蔬菜各有其价格规律。随着生猪价格的下跌,全国养猪场户亏损面达76.7%。而部分蔬菜价格变高的背后,则是短暂上涨的生产流通成本。对此,也无须过虑,高菜价会促使蔬菜供应增加,低肉价已挤出落后的养殖产能。蔬菜生产周期短、产能恢复特别快,价格机制可以充分发挥对区域和品种的引导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地方菜价已在下降。有关部门已发布生猪产能过剩预警,鼓励养殖场户加快淘汰低产母猪,顺势出栏肥猪,使产能尽快回归合理水平。
“菜比肉贵”之下,有两个细节值得注意。一是不同蔬菜的涨幅不同、差距显著。以菠菜为代表的绿叶菜价格能涨数倍,同时,也有很多蔬菜特别是耐储运类的价格几乎原地不动。二是不同城市的涨幅不同,有的城市菠菜一斤15元,有的城市七八元,还有的四五元就能买到。这启示我们,蔬菜保供稳价,要紧盯百姓生活最常见的当家菜,以北方大中城市的冷季时段为重点。
菜价波动的背后,是大生产、大流通、大市场的格局。曾几何时,北方城市冬季吃菜难、选择少。随着蔬菜大棚的兴起和“菜篮子”工程的实施,蔬菜产业多次转型,种类不断丰富,布局和流通逐步优化。总体看,我国蔬菜供应有充分保障,总产量和人均占有量多年位列世界第一,并遥遥领先。相比别的国家,中国人可以用很低的价格吃上种类更丰富的蔬菜。
虽然我国蔬菜产业竞争力居世界前列,但近年来自身也面临成本上升的压力。相比粮食,蔬菜生产机械化率依然较低,从种到收比较费工费时。随着城镇化加快,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短缺且薪资上升,土地流转费用上涨,这都是刚性成本。加之消费者需求日益高端化,新奇特优品种比例扩大。所以,近年来蔬菜价格总体呈稳中略升态势。
“菜篮子”产品保供稳价关乎千家万户,让每个老百姓吃得好、吃得放心,不是件容易的事,却是件必须做好的事。总体看,既要考虑市民需求,实现调得进、供得上、不断档,又要关注农民增收,真正实现“囤菜于田”“存肉于栏”。
不止“番茄危机”,美国“菜篮子”被彻底打翻,引发3个深远影响
当前美国正面临着40年来最严重的通货膨胀,能源价格的高企已经让许多家庭不堪重负了,然而更为严峻的是,食品价格的飙升更使民众的生活压力直线上升。
而食品价格的上涨简直是一骑绝尘。
比如,眼下的美国,就正在经历一场“番茄危机”。
番茄是美国第二大消费农产品,仅排在土豆之后,而加州地区的番茄加工大约占到全球番茄加工量的1/4。
但是由于受持续干旱天气的影响,美国的番茄产量正面临下降。
在数据显示,过去6年,加州的番茄产量就一直下滑,始终没能超过2015年时达到了1440万吨的高峰。
而2022年,恐怕会继续下滑。
但产量下滑的同时,需求却在增长。
根据美国农业部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加州番茄的加工产品订单量为1220万吨,同比增长了10%。
但是由于极度干旱使得农民没有充足的水分来浇灌农田,而另一方面,不断高企的化肥及燃料成本也在增加农民的种植成本。
不少农民称,今年番茄产量大概率会减产,这意味着,加州这些订单可能将无法满足。
供小于求,于是番茄价格大涨。
数据显示,在截至7月10日的四周里,全美番茄的平均售价同比上涨了17%,而番茄酱的价格则上涨了23%。
更为严峻的是,一项学术研究表明,或许在未来几十年里,高温将持续影响着番茄主产区,这意味着番茄的供应可能会持续减少。
然而“番茄危机”仅仅是冰山一角,相比番茄涨价,美国鸡蛋价格更是一路狂奔。
截至今年7月份,美国超市零售的鸡蛋价格相较去年同期上涨幅度接近了50%。
鸡蛋价格大涨除了通胀以外,另一个原因就是美国禽流感的泛滥。
今年以来禽流感已造成美国超过3000万只家禽和野生鸟类死亡,已成为美国近7年以来最严重的禽流感,其中蛋鸡和火鸡品种遭到的破坏最为严重,其结果就是,鸡肉和鸡蛋价格大幅上涨。
除了鸡蛋和番茄以外,其他关系民生的食品价格也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例如面粉上涨了22.7%,鸡肉上涨了17.6%,牛奶则上涨了15.6%,水果及蔬菜价格的涨幅也达到了9.3%。
受此影响,“消费降级”已成为了常态。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使用信用卡而不是借记卡,更多地选择小包装的食品,购买罐装的罐头而不是熟食肉类。
很明显,油价以及食品价格的高涨给居民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随着通胀高企,物价上扬,我们更为关心的是,将会带来哪些影响?
1、通胀并不是过渡性的。
为了应对不断爆表的通胀,今年以来,美联储一直在大幅加息。
但当时很多人认为,通胀仅仅是过渡性的,但是现在看来,压低通胀的要求越来越紧迫,接下来更大规模的加息可能仍将持续。
而随着美联储的剧烈加息,影响的就不单单是美国自己了,美元是全球性货币,这种传导会侵入到全球市场,进而引发全球效应。
2、进一步加剧经济衰退的预期。
自美联储开始加息以来,美股开始下行,而美油以及布伦特原油也双双跌破了百美元每桶的大关。
这使得全球对于通胀见顶、经济衰退的预期不断增强,市场认为,需求正在被高价格破坏。
3、加剧全球供需格局的转变。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曾在一份报告中称,俄乌冲突已经催化了一场“全球生活成本危机”,使数千万人陷入贫困。
而随着通胀高企,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全球供需市场的平衡已被打破,而当前来看,新的平衡尚未建立,这意味着接下来全球物价波动仍将持续。
那么,对于我国会有哪些影响呢?
一是在全球通胀供需格局发生转变的背景下,粮食安全将更加成为重中之重。
虽然我国粮食市场相对独立,但是仍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国际输入性通胀的影响,引发阶段性的价格波动。
尤其是对于像大豆等这类对外依赖度相对较高的品种,接下来政策面可能会有更多倾斜。
二是“保供稳价”仍将成为长期政策。
自疫情发生以来,受国内市场供需错配再叠加极端天气的影响,一度国内一些重要产品也发生了较大的价格波动。
例如去年煤炭价格高涨,以及化肥尿素价格飙升后来在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控下,渐渐回落到正常价格区间。
但由于全球市场尚未平稳,各种不确定性增加,因此国内的“保供稳价”政策仍将继续推行,将成为一种常态,尤其是涉及国计民生的产品将成为重点。
很多时候,全球一个地方一场危机的爆发,绝不仅仅是这一地区的小概率事件,就像亚马逊河流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几周后可能就会引发美国德克萨斯的一场龙卷风。
当前全球市场就处于这种蝴蝶效应之中,任何微小的变化都值得我们警惕。
蔬菜为什么比肉还贵?
最近,我感觉 越来越多的蔬菜比肉贵了,主要原因有下面这四点
第一、菜比肉贵原因一:
季节天气影响:与粮食等大宗农产品不同,蔬菜等鲜活农产品高度市场化,价格波动频繁,以天计并不夸张。与生猪、肉鸡等规模养殖业相比,蔬菜生产易受季节因素和极端天气影响,因短暂的供应减少造成价格上涨并不奇怪。
第二、菜比肉贵原因二:
价格规律所致:随着生猪价格的下跌,全国养猪场户亏损面达76.7%。而部分蔬菜价格变高的背后,则是短暂上涨的生产流通成本。对此,也无须过虑,高菜价会促使蔬菜供应增加,低肉价已挤出落后的养殖产能。
第三、菜比肉贵原因三:价格涨幅不同:不同城市蔬菜的涨幅不同,有的城市菠菜一斤15元,有的城市七八元,还有的四五元就能买到。这启示我们,蔬菜保供稳价,要紧盯百姓生活最常见的当家菜,以北方大中城市的冷季时段为重点。
第四、菜比肉贵原因四:蔬菜供应滞销:由于前期连续阴雨,很多主产地发生涝灾,导致产量缩减,采摘不便、运输成本增高,终端价格普涨。另一方面,今年1月份开始,猪肉价格连续回落。10月份第2周集贸市场猪肉均价为每斤10.5元,比1月份下降60.8%,很多地方甚至不到8元。
比肉贵的蔬菜有哪些
第一种:西兰花
前几天家里刚吃了一次西兰花,价格好像在5块钱以内,过了几天,我女儿又想吃西兰花,我到市场上一看,9.9元一斤,价格翻了一倍。
第二种:黄瓜
黄瓜还是可以忍的,毕竟它已经是过季蔬菜,但对于有需求的朋友来说,价格还是翻了一倍多,有些地区甚至还不止,4到5块钱那是肯定的。
第三种:生菜
生抽也来凑热闹,价格也是在6到7块钱之间,这个菜如果贵些,还比较容易接受一点,因为菜本身比较轻,还不容易那么占总量,但那种大需求的买主,这个价格真还不能接受了。
第四种:香菜
今天和菜贩闲聊,就这几天的香菜,他们进价都是在9元,除去各种损耗和其它费用,必须要卖到15元一斤!
第五种:生姜
这个生姜可是人们生活必需品,不管你是哪种价格,都得买吧!现在我们这里的生姜可以买到13至15元一斤,这种每家必不可少的生活调味品,不管再贵也得买。
第六种:茭白
这菜一直都是高档蔬菜,这几天价格更高,也是可以卖到15元左右,幸亏家里人少,如果想吃,少买点还是可以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