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黑龙江发展农业的气候条件
2.加格达奇区属于哪个市
3.中国什么地方最冷?
黑龙江发展农业的气候条件
9月上旬黑龙江省大豆处于鼓粒至成熟时期,需要较高的温度和充足的阳光。本旬我省大部地区气温正常偏低,降水偏少,日照充足。属于常温少雨型的农业气候,积温比去年偏多20-120℃左右。本旬前期气象条件对大豆鼓粒灌浆较为有利。5~9月上旬大部农区气温正常偏高、降水偏少,日照充足,大豆长势较好。
5月西南部偏旱,东部和北部偏涝,对大豆播种、出苗及幼苗生长不利。6月松嫩平原大部土壤干旱,大豆生长缓慢。7~9月上旬我省大部农区光温条件适宜,促进了大豆的生长发育,有利于籽粒灌浆及产量的形成。
一、天气气候及气象灾害概况
1.气温
本旬我省气温正常偏低,大、小大兴安岭旬平均气温为10~15℃,其它地区平均气温在15~18℃之间。与历年同期相比,甘南、龙江、嘉荫、肇东、尚志、鸡东偏高1℃,大兴安岭北部、哈尔滨北部、绥化南部、三江平原北部及双城、肇源、富裕、伊春、铁力、克山、拜泉偏低1℃,其它大部地区与历年持平。
与去年同期相比,大部农区偏低1~2℃。截止9月上旬末,全省大部农区≥10℃积温在2300~2700℃之间,其中松嫩平原北部、三江平原大部、牡丹江地区为2300~2500℃;松嫩平原西南部为2700~2900℃;其它农区为2500~2700℃。与去年同期相比,大部农区偏多20~120℃。
2.降水
本旬我省降水偏少,松嫩平原西南部及宁安、鸡西、宝清等县(市)旬降水量在10mm以下,齐齐哈尔北部、黑河大部、哈尔滨东北部、伊春大部、鹤岗大部及桦南、桦川、虎林、牡丹江、青冈、加格达奇降水量为20~40mm,其它地区降水量在10~20mm之间。
与历年同期相比,大部农区偏少2~8成。与去年同期相比,除克山、讷河、杜尔伯特、嫩江、牡丹江偏多1~2倍外,大部地区偏少3~9成。
3.日照
本旬我省日照时数地区分布不均,松嫩平原西部及呼兰、宾县、哈尔滨、双城、尚志、通河、依兰、汤原、佳木斯、桦川、宝清、富锦、同江、鸡西、逊克旬日照时数为80~100小时,其它大部农区为60~79小时。
与去年同期相比,除东部部分县(市)偏少1~7小时外,其它大部地区偏多5~30小时左右。
二、土壤墒情分析
根据9月3日加测土壤湿度结果分析,全省大部县(市)土壤墒情正常。仅松嫩平原部分县(市)仍处于干旱状态,双城、克山、抚远、五常等县(市)土壤有涝象。
三、各主产区农业气象概况
1.西片(大兴安岭、黑河、齐齐哈尔)大豆主产区
西片大豆产区本旬平均气温14.9℃,比历年同期偏低0~1℃,比8月下旬下降4.9℃,气温下降明显。积温够用,北部为2200~2300℃,南部为2400~2700℃,大豆仍处于鼓粒灌浆阶段,并开始落叶。
降水偏少,除嫩江、克山一带旬雨量30~40毫米,稍偏多外,其它大部地区旬雨量不足20毫米,有旱象。甘南、龙江、泰来等地旱象较重。大豆多数进入鼓粒至成熟期,低温对大豆鼓粒灌浆不利,干旱影响不大。
2.中片(哈尔滨、绥化、伊春)大豆主产区
中片大豆产区9月上旬气温稍偏低,平均为15.9℃,比常年偏低0~1℃,气温下降迅速,比8月下旬下降4.8℃。积温为2450~2700℃,比去年偏多。
降水分布不均,大部地区旬雨量在15~25毫米左右。土壤墒情大部正常。
大豆多数进入鼓粒至成熟期,旱涝影响不大,日照充足比较有利,以一类苗居多。
3.东片(佳木斯、双鸭山、鸡西、鹤岗、牡丹江)大豆主产区
东片大豆产区9月上旬平均气温16.4℃,比常年偏低0~1℃,比8月下旬下降3.9℃。积温为2360~2500℃。
降雨偏少,旬雨量在20毫米以下,土壤墒情正常或偏旱。大部地区大豆处于鼓粒至成熟期。苗情较好,多为一、二类苗。
四、大豆产量预报
今年黑龙江省作物播种面积的调整对大豆生产十分有利,大豆播种面积为3401千公顷,达历史最高水平,同时气象条件也相对较好,嫩江、讷河、五大连池、克山、克东等大豆主产区播种期间(5月上旬)气温偏低1~2℃,其它大部地区气温正常偏高,5月1~6日出现今春的第一场透雨,大豆产区降水量基本在30mm以上,大部地区的气象条件对大豆播种比较有利,但北部和东部的部分市县由于土壤偏涝,影响了大豆适时播种。5月中旬至6月下旬大豆产区的光、温、水配合较好,对大豆出苗和豆苗生长十分有利,大豆长势较好,多为一类苗。大豆开花结荚期水分条件较好,但由于降水日数多,部分地区光照较少,温度偏低,对大豆花荚形成不利。8月上旬黑河地区气温偏低1℃,对大豆鼓粒灌浆有一定影响;其它地区气温正常或偏高1℃,有利于大豆灌浆。
根据产量预报模式,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计算得出全省大豆平均单产为2082公斤/公顷。按播种面积3401计算,总产为708.1万吨,比近5年平均总产增加206.1万吨,即增加41.1%,为丰年。
本旬我省降水偏少,大部地区日照偏多,有利于大豆籽粒的灌浆成熟,但气温正常偏低,影响籽粒脱水及晒粮。
据预测,未来10天各地平均气温比历年同期偏高1℃左右,降水比历年同期偏少5mm左右。预计9月20日前后大兴安岭南部、黑河、伊春可能出现霜或霜冻。因此建议各地利用晴好天气,加强大豆后期的田间管理,采取措施促早熟,使作物在霜来之前安全成熟。
加格达奇区属于哪个市
加格达奇区隶属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管辖,不属于任何一个市。
加格达奇,曾名加格达气、加克达奇、樟达气,系鄂伦春语音译,意为“有樟子松的地方”。据考证,在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的晚期,这个区域就已有人类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该地区未正式设立,只有少数俄罗斯族人和鄂伦春族猎民游猎,经常出现在此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该地区隶属于内蒙古自治区的鄂伦春自治旗。
1958年4月,以内蒙古牙克石林管局奎勒河林业局为主体,并从绥棱、伊春等林区调入大批干部和职工,进驻加格达奇的高崖子,成立了加格达奇林业局筹备处。1960年7月,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公署决定撤销内蒙古奎勒河林业局,其全部人员及设备由大杨树搬迁到加格达奇的高崖子(东南屯),正式成立加格达奇林业局。1965年1月,林业部在大兴安岭会战区设立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与大兴安岭特区政府实行政企合一的管理体制。次年3月,加格达奇镇被并入松岭林业公司,并撤销了镇的机构建制。
1966年4月20日,由于开发森林资源,支援国家建设,在黑龙江省与内蒙古自治区协调的基础上,以国内字115号文件批准将包含加格达奇在内的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东北部在原属地不变的原则下划入大兴安岭特区。1967年12月16日,为适应林区发展的需要,使生产指挥机关更接近生产经营施业区,城镇布局更加合理,大兴安岭特区革委会决定,将松岭林业公司机关迁往小扬旗,重新组建加格达奇镇。1968年4月30日,正式成立了加格达奇镇革命委员会。
1970年2月,经批准,加格达奇镇改为加格达奇区,为大兴安岭特区行政公署所在地。1970年4月1日,大兴安岭特区改为大兴安岭地区。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划归黑龙江省领导。原属黑河地区的呼玛县和原属呼伦贝尔盟的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伦春自治旗,全建制划归大兴安岭地区管辖。1973年6月21日,根据大革发(1973)第78号文件,加格达奇正式划入国家机关序列。
1979年8月4日,鄂伦春自治旗旗委、旗革委会向、提交《关于将加格达奇、松岭两地归回鄂伦春自治旗的报告》,要求收回两地管理权。1986年1月29日,批准地区行署、林管局所在地加格达奇区为县级区建制。
2004年11月25日,呼伦贝尔市政府向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上报了《关于松岭加格达奇两地实行属地管理的请示》(呼政发《2004》96号)。强烈要求收回松、加两地。该市认为,大兴安岭林业开发的实质意义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已不存在,为促进该区经济社会整体发展,请求自治区帮助该市收回松、加地区管理权。2019年5月18日,呼伦贝尔市政府印发《关于恢复加松地区管理权的说明》,并成立“恢复松加地区管理权”工作领导小组,推进内蒙古恢复加松地区管理权。
加格达奇区、松岭区虽由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管理,但在地理上属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版图,属地权归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一经建立,未经法定程序,不得撤销或者合并;民族自治地方的区域界线一经确定,未经法定程序,不得变动,以保持长期相对稳定。为了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全面落实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尊重和保障鄂伦春民族的自治权利,保证鄂伦春族自治地方的完整性,统筹地区发展,鄂伦春自治旗、呼伦贝尔市、内蒙古自治区三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多年来多次向上级要求收回加格达奇区、松岭区两地管理权,但加格达奇区、松岭区两地作为历史遗留问题,同时涉及国有林区等问题,该矛盾长期未得到有效解决。
加格达奇区,地处黑龙江省西北部、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大兴安岭山脉的东南坡,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境内,隶属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南、西面和鄂伦春自治旗乌鲁布铁镇和阿里河镇毗邻,东、北面与松岭区接壤。总面积1587平方公里。
加格达奇区地处大兴安岭余脉,山势平缓,起伏不大,属低山丘陵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低山丘陵分布在城区的周围,大部分平川分布在甘河南北两岸。平均海拔为472米。其气候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总的气候特征为:冬季漫长高寒,夏季短暂温凉,春秋分明少雨,多高火险天气。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冷空气活动频繁,无霜期短。历年平均气温为-1.2℃。历年极端最高气温达37.3℃,极端最低气温为-45.4℃。年平均降水量为494.8毫米,年平均日照数2493小时,无霜期为85天至130天。
中国什么地方最冷?
中国地方在内蒙古根河市。
内蒙古根河市全年平均气温-5.3℃,历史记载最低温度-58℃,取暖期长达9个月,因此被称为“中国冷极”。?
根河市气候属寒温带湿润型森林气候,并具有大陆季风性气候的某些特征,特点是寒冷湿润,冬长夏短,春秋相连,无霜期平均为90天。气温年较差47.4°C,日较差20°C,结冻期210天以上,境内遍布永冻层,个别地段30厘米以下即为永冻层。
根河市非中国最北端的县级区划,但海拔高于漠河市,因此气温低于“中国北极”——漠河。
扩展资料
极端低温记录再难打破
我国各地的极端最低气温记录出现的年份比较早,之后很难被打破,而极端最高气温的记录却在近几年不断被刷新,从这里也能看出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不过如果认真讨论最低温度出现的条件,不能仅简单地认为冷空气活动没有过去强烈,还有一个关键因素就是辐射降温效应。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很多中小城市的人口不断增多,城市面积逐渐扩大,原有的气象观测站被建筑物包围。
但是几十年前气象观测站点周边区域的热岛效应弱,辐射降温能力普遍很强,很可能用不到多强的冷空气就能曝出以如今的眼光很难想象的低温。换句话说,一个几十年前出现的很低的温度不一定代表当时的冷空气有我们想象得那么强
百度百科-中国冷极